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医药行业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反商业贿赂整治

更新时间:2013-08-28 19:00:00      点击次数:7045次

    如果葛兰素史克事件爆发时业内还以为是“杀鸡儆猴”的话,那么在过去的一周,随着公安、工商、卫计、国税、药监等部委的出动,密集的攻势终于触痛行业神经。业内不得不承认,这将是比2006年还要大规模的新一轮反商业贿赂行动,医药行业从生产到销售,都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整治行动。

购销领域打“组合拳”
    此轮医药行业的整顿来得十分突然。首先出手的竟是公安部。针对药企部分,公安部于7月11日发布通报称,跨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被湖南长沙、上海和河南郑州等地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事件牵扯出了一系列跨国制药企业。外资药企人人自危。
    随后国家卫计委马上通报了高州市人民医院部分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事件调查处理结果。该院39名医务人员2010年1月至去年12月收受药品回扣共282.8万元,有关部门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医院如今草木皆兵。
    本周,国家卫计委还召开专项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国家卫计委公开表态,坚决支持配合司法机关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对司法机关认定的行贿企业和个人记入“黑名单”,打好“组合拳”。


生产领域查账查成本
    在生产领域,国家发改委计划在7-10月间对33家国产药企业和27家进口药品代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目的是要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
    业内人士担忧,葛兰素史克事件之后,甚至还可能会引发税务、工商对制药企业的全面查账。从去年8月开始,由国税总局、卫生部牵头,共7部委参与的发票专项整治行动就将矛头对准了医药行业。整治行动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医药卫生行业的发票监管,坚决依法杜绝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在医药购销环节接收、出具虚假发票等违法行为。
    而在上市公司方面,同花顺数据显示,医药类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普遍较高。其中,沃华医药、益佰制药、舒泰神、佐力药业等20家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重居行业前列,或成为国家卫计委行业整风首先关注的公司。

 

分析整治力度远大于2006年
    早在2006年,医药界就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商业贿赂行动。当时的卫生部首先拿药企开刀,甚至发话“不惜药企关门”,对业界震动极大。当年医药行业出现亏损企业1310家,累计亏损额为44.02亿元,全行业利润增速为10.61%,显著低于历年水平。
    7年后,“回扣”、“开单提成”等医药购销的“潜规则”依旧盛行,新医改举步维艰。国家再度从药企开刀,掀起新一轮大规模反商业贿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明确指出要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和坚决查处药品购销暗扣行为。
    与此前不同的是,一向是“宠儿”的外资药企此次成为首个被开刀的对象。“此轮整治力度将远大于2006年。”一位资深医药界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说,一是国内药企研发能力比2006年已增强许多,涌现出一批接近世界水平的企业。国产新药已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外资分庭抗礼;二是随着医改深入,以往难啃的公立医院改革逐渐推进,再不对医药商业贿赂真正动刀,前路将更加难行。(原载《羊城晚报》作者陆志霖)

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07 - 2018 渝ICP备2022009953号-1